您是否知道睡眠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許多人可能從電視或網絡新聞的知識中了解到,透過這兩種睡眠週期的作用,可以得到「在睡眠中恢復體力」、「鞏固記憶力」等各種效果。
這次,我們將介紹「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基本作用、功能方面,以及對身體的其他影響等,詳細說明這兩種睡眠模式的特點。為了建立適合自己的最佳睡眠習慣,了解這兩種睡眠的特徵將大有益處。
1.「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究竟有何不同?
當人們在睡覺時閉著眼睛,身體不動,平躺著睡的樣子,從外觀看起來狀態都是一樣的。然而,事實上,從非快速眼動睡(NREM 睡眠)眠開始,到進入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週期以 90~120 分鐘為一個循環,並在一晚中會重複 個4~5次。
在這循環之中,最深的睡眠是第一個週期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這最初的 90 分鐘被稱為「黃金 90 分鐘」。
在最初的深度睡眠中,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生長激素是一種促進骨骼形成、增加身高、恢復疲勞以及調節荷爾蒙平衡的激素。透過獲得深度睡眠並適當地分泌生長激素,人們在睡眠過程中,大腦和身體的疲勞得以恢復,各種細胞也得以修復。
當我們閉上眼睛睡覺時,透過反覆經歷「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這兩種不同的睡眠活動,大腦和身體進行著超乎想像的活動。雖然睡眠中有2成是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8成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但「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雙方都有其角色,共同創造了睡眠這一重要的生命活動。
睡眠存在個體差異,但只要獲得6小時以上 的睡眠,並且至少重複 4次「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週期,就能達到充分的睡眠效果。
由於「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各自都有其作用,因此以下會詳述這兩種睡眠的功能。
1-1.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具有讓大腦休息、分泌生長激素以修復體內組織、增強免疫功能等角色。此外,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的狀態下,還能讓身體記住學到的運動動作和技能,如運動或樂器演奏等。許多人可能已經知道這些了。
在熬夜後的隔天出現短暫性睡眠不足時,「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會更容易發生,使人進入更深的睡眠。因此許多人可能都有在徹夜後隔天睡得特別好的經歷。
當大腦進入休息狀態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可以透過觀察腦電波來分為三個階段,隨著每個階段的變化,睡眠的深度也會有所不同。
- 階段 1:會被輕音吵醒的淺睡眠
- 階段 2:發出輕微鼾聲的淺睡眠
- 階段 3:發出聲音或動靜也無法醒來的深度睡眠
註:隨著從階段 1 到階段 3,睡眠逐漸加深,腦電波會顯示出緩慢而大的波形(慢波)。
當進入深度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時,大腦就會處於休息狀態。然而,全身的肌肉活動仍然活躍,藉由翻身等動作能幫助恢復疲勞的部位。
這些活動使大腦和身體得到修復,並恢復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疲勞。根據恢復的程度,您可以在早晨醒來時感受到深度睡眠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在睡眠最初的 90 分鐘內,盡可能地進入深度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模式,可以幫助調整之後的睡眠節奏,並提升整體睡眠質量。
考慮到身體的維護,最初的「黃金 90 分鐘」非常重要,請記住這一點。
1-2.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入睡後,經歷完第一階段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接著就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在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狀態下,眼球會活躍地轉動,因此被稱為「急速眼球運動(Rapid Eye Movement=REM)」,簡稱「REM 睡眠」。
一般而言,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被認為是淺層睡眠,但實際上大腦在這個狀態下是活動的,並且會做夢。此時,肌肉放鬆,身體完全不動。即使有噪音或劇烈聲響,外部刺激會被阻隔,因此並不容易醒來。
在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中,大腦活動活躍,負責整理思維和鞏固記憶。因此,它對於大腦的發展和精神的穩定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成長期的兒童,充分的 REM 睡眠 更為重要。
隨著早晨的到來,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睡眠時間比例會逆轉,睡眠的後半段 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的時間會變多。也就是說,為了充分發揮大腦發展所需的 REM 睡眠,需要確保足夠長的睡眠時間。
之後,越接近早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逐漸增多,身體也逐漸變暖,讓您在太陽光的陪伴下迎接舒適的清晨。
1-3.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和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交替出現。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睡眠)」和 「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 對大腦和身體都非常重要。這兩種睡眠模式以 90~120 分鐘的週期交替進行,均衡獲取這兩種睡眠能夠提高睡眠質量。
這兩種睡眠交替重複的 90~120 分鐘週期被稱為「晝夜節律(Ultradian Rhythm)」,是人體內部的節律。如果這種狀態變得不穩定,睡眠質量會下降,並可能對健康狀況產生不良影響。
有些人可能認為「只要睡得深,即使睡眠時間短也沒問題」。然而,短時間睡眠雖然能夠通過深度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暫時恢復大腦,但「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時間會減少。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減少會導致思考能力下降和精神不穩定。因此,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使「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周期性地平衡交替非常重要。
確保6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使「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的周期在一晚中重複4至5次是理想的。
總計約7小時的睡眠時間,可以恢復疲勞、理順思緒,並迎來清爽的早晨。
在睡前攝取酒精,或因考試前的緊張感所產生的壓力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下,最初的深度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可能會較難出現。
尤其是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容易受到平時生活節奏的影響。
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睡眠,應該注意最初的深度「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及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從而在睡眠後半段獲得充足的「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讓我們一起努力維持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的適當睡眠週期吧。
2.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角色有何不同?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和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不僅在睡眠深度上有所不同,在體內進行的活動性質和狀態等方面也各有其作用。
一個重要的區別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使大腦休息,分泌生長激素,並調節生理功能。
另一方面,「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則在讓身體休息的同時,大腦仍在活動,整理日常生活中獲得的信息。眾所周知,多數夢境是在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時出現的。
-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大腦休息,分泌生長激素
-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身體休息,整理思考,鞏固記憶
在睡眠中,這樣的大腦和身體交替休息,進行記憶整理和內部健康管理。
2-1.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大腦休息與生長激素的分泌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的主要作用在於讓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並分泌生長激素。這種睡眠對身體的生長有重大影響。在這種睡眠狀態下,大腦進入休息模式,體內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並進行體內組織的修復。
此外,生長激素在骨骼形成、脂肪分解等代謝調節、提升免疫力等方面,對維持生命機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生長激素是一種促進身高增長的激素,但實際上從兒童到成人都會分泌這種激素。
隨著年齡增長,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有減少趨勢,但即使在高齡也會分泌,並發揮細胞修復和代謝調節等作用,因此有時被稱為抗衰老激素。
已知在睡眠初期的深度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階段會分泌這種生長激素,因此最理想的是在睡眠初期的「黃金 90 分鐘」內進入深度睡眠。
這樣一來,生長激素可以順利分泌,讓孩子成長,成人則能維持身體不易衰老。
2-2.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整理信息並鞏固記憶!

睡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鞏固記憶,而支撐這一功能的是 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
快速眼動睡眠 的作用在於整理並記憶當天獲得的大量信息和事件,將日常學習到的內容和工作中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記憶。
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期間,與學習記憶相關的海馬迴會變得活躍,進行大量信息情報的整合和整理,因此記憶能在睡眠中得到鞏固。
如果睡眠不足,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時間也會減少,導致難以將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記憶。為了提升記憶力,品質良好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事實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對小白鼠進行的關於快速眼動睡眠和記憶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快速眼動睡眠(REM睡眠)期間干擾大腦活動,前一天學習的內容就難以鞏固。※1
也就是說,如果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期間受到某種刺激而醒來,花時間學到的技能和知識可能會化為泡影。
3.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辨別方法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解釋了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具有不同的性質和角色。雖然了解了這兩種功能,但可能會有疑問說,該如何實際辨別它們呢?
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期間,肌肉會放鬆,身體不再動彈,因此在看起來完全不動並且深度睡眠時,這很可能就是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此外,有報告指出,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期間,心率和呼吸會變得不規則,這也是一個指標。
另一方面,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期間,身體會適度地移動,因此在翻身等適度的身體動作時,可能是處於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睡眠)。
通過身體感覺來辨別的方法之一是記住在醒來前是否做了夢。雖然無論是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還是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都有可能做夢,但通常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時醒來的夢境較容易記住為腦內影像。
此外,早晨的良好醒來狀態通常是在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後半周期,若感覺「清爽地醒來」,那麼這就是快速眼動睡眠。
另一方面,在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的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被喚醒,因為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意識會變得模糊。特別是睡眠越深,越不容易被周圍的噪音和干擾喚醒,所以當喚醒無反應時,可能是處於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睡眠)的第二至第三階段。
除了測量腦電波外,要準確區分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是非常困難。體內發生的情況從外部視覺上很難辨別。清醒程度和醒來時的身體感覺也僅是一種推測的手段。
4.充分利用各種睡眠的最佳睡眠時間

睡眠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觸手可得的存在。我們不應該僅僅將睡眠當作消除疲勞的方法之一,而應該將其視為一個必要的習慣,用來豐富日常生活,並在工作中發揮出最好的表現。
因此,有必要回顧從就寢到起床的一系列過程,有意識地進行改革,以獲得品質良好的睡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
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都不理想。雖然最佳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但一般建議每天總共約7小時的睡眠。如果您在第一次醒來時感到爽快,這就是良好睡眠的證明。
不僅要重視最初的深度「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還要注意在睡眠後半段出現更多的「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以確保足夠的睡眠時間。調整生活節奏,讓您在醒來時有感到熟睡和清醒的感覺。
總結:調整睡眠節律以獲得品質良好的睡眠

調整睡眠節律,確保適當的睡眠時間,可以讓大腦和身體在睡眠中恢復,為第二天的活動做準備,從各個方面都顯示出其有效性。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文章的重點。
-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大腦休息和生長激素的分泌
- 在大腦活動的「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中提升記憶力,更容易做夢,身體得到休息,清爽地醒來。
- 一個睡眠周期約為 90~120 分鐘,隨著睡眠進入後半段,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時間會超過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
睡眠周期因個人和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來說,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睡眠)的周期大約為 90 分鐘。當然,也有 70~120 分鐘的個體差異。
藉此機會,進一步了解睡眠,注意保持適當的睡眠深度和時間,維持最佳的睡眠週期。